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非遗抽纱进课堂 传统文化焕新光

信息来源: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发布日期:2025-06-20

    6月17日,非遗抽纱实训课在纺织服装楼A座209教室展开。甄氏绣坊第三代传人王玉老师亲临指导服装设计2023级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这门古老手工艺在当代课堂中焕发的新生命。

      

   课程伊始,王玉老师生动讲解了抽纱技艺的常见技法及其从民间工艺远销海外到面临现代传承困境的历程,展现了其深厚的匠人匠心。在针法演示环节,王老师精湛的技艺令人叹服,针线穿梭间精美图案跃然布上。学生初试时手法生疏,在王老师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要领,初步掌握了抽纱技艺。服装设计2023级三班的学生马伊航感慨:“以前只在网上看过抽纱,亲自尝试才知道有多难。”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的非遗技艺传授,更是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传承人将于6月16日至27日为同学们开展为期两周的实训,通过“手传心授”的沉浸式体验,古老的抽纱技艺在青春课堂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年轻力量。

王玉简介

   王玉,抽纱技艺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2022年6月,该技艺入选天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其第三代传承人王玉致力于技艺传承,于2023年成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并通过高校推广系列活动探索非遗活态传承路径。

 

文|侯源森  摄|刘 婧 王 洋